家风类型:常修身 自立强(李笑玲 许氏家族) | 新鲜资讯 | 资讯中心 | 美晨集团-pg电子模拟器网站入口

 
 
 

资讯中心

最新资讯尽在此

新鲜资讯

家风类型:常修身 自立强(李笑玲 许氏家族)

来源:美晨集团

[ 2017年12月01日 ]

家风类型:常修身,自立强

典型人物家庭:李笑玲、许氏家族

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,古人把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中的“修身”放在首位,就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。修身是一项长期工程,重在“修”,贵在“常修”。修,就是改进,就是自我提高和完善,“物洗则洁,心洗则清”。几千年来,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祖国大地上辛勤劳作,艰苦创业,形成了勤劳勇敢,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,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,而艰苦奋斗,自立自强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。


亚运火炬手李笑玲

自强不息创辉煌

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”,作为广州著名的剪纸工艺大师,李笑玲创作了无数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剪纸作品屡获大奖,在传承和创新岭南传统文化的同时,她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,只要自立自强,生命之花必能美丽绽放。

她总是能够笑着面对那些苦难。她还记得母亲在小时候告诉过她的话,“上天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,总会打开一扇窗,让阳光会照进黑暗,但是如果你没有去感受到这个阳光的话,你同样也是一个废物。”

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图、视频/甄志良

李笑玲的坚强也同样影响着家人。女儿练晓红在与死神“擦肩而过”的时刻,想到的都是母亲坚强的笑容,然后将“为什么是我”的疑问慢慢忽略,再次露出阳光般的笑容。

(一)母亲的“启迪”,打开了窗要感受阳光

子女的病痛,在父母的心头同样带来着伤痛。她回忆说,那时由于自己患了病,所以父母都是唉声叹气的,但同样母亲也给了她感受“阳光”的启迪。她告诉记者,母亲告诉她,病残都已经决定了,但是你还有很好的头脑、双手。

“上天既然给你关上了一扇门,但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从这扇窗透入了阳光,但是如果你没有去感受到这个阳光的话,你同样也是一个废物。”母亲告诉她。

李笑玲告诉记者,当时年少的她并不理解母亲这句话的意义。直到许多年之后,她才真正明白了。“妈妈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鼓励了我,告诉了我这个道理。”

(二)碎骨重塑,三年九次手术二十五道伤疤

说起曾经求医经历,李笑玲说,似乎自己始终都在不断的四处求医之中,或者去针灸,或者去按摩,或者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希望恢复正常。

当时,在中山三院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,她请之前给她进行过治疗的医生帮忙,寻得了一个床位进行“骨头矫形”治疗。

对于她这种小儿麻痹的患者,进行“骨头矫形”,就意味着要将已经变形的骨头敲碎,然后进行重组成为正常人的骨头。“在三年的时间里,我一共做了9次手术,那是对肉体的折磨。”

也许是上天的眷顾,手术很成功。她指了指自己的两条腿说,右腿14刀,左腿11刀,双腿上留下了二十五道帮助她站立起来的伤疤。

即使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,李笑玲仍然感激生活给予她的各种美好。所以,她觉得自己要更坚强,更心怀感激。

(三)擦肩“死神”,病痛中乐观对待

1989年,当李笑玲和爱人练汉锋迎来了女儿练晓红。

“妈妈对我的要求还是蛮高的,我记得老师让把语文课文读几遍,然后让家长签字,妈妈就说,你不用读那么多遍了,你背一遍给我听就好了。”练晓红说。

“就在刚刚毕业之后不久,就碰到了一次‘意外’。”练晓红回忆说,在公司上班的时候,由于前几天感冒咳嗽,所以一直感觉不大舒服,但是这天却尤其的头疼。头痛难忍的练晓红来到了医院,但医院的结果也是感冒,在打了针之后又回到了单位上班。

但是,头痛并没有因治疗而有缓解,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。“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当时我是脑溢血,再晚送医院一点时间就死了。”练晓红说,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距离“死神”这么近,而且在病床上,她脑袋中总是有个疑问“为什么是我?”对于这个谁也没有办法解答的疑问,练晓红说,自己渐渐地也想开了,既然已经发生,就努力去笑对这种不幸。

正像自己的母亲一样,这么多年来,一直都是笑对着病魔的残忍,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坚强和力量。


高第街许氏家族

百余年家族子弟免费教育

位于广州越秀区高第街的许地,是曾史学家誉为“广州第一家族”许氏家族的曾经聚居地。有200多年历史的许氏家族,因“七子登科”而为世人称颂,其家族成员显赫者达上百人,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。中国近代,许氏家族名人辈出,因清廉为民被誉为“许青天”的清末巡抚徐应鑅、追随孙中山参加国民革命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、早期革命党人许卓、连任三届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、鲁迅的爱人许广平……

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

在岭南许氏中,广州“许地”的许氏家族最为出名,其开基祖许永名于1772年左右,从粤东澄海县迁居到广州,落籍经商,娶妻黄氏,生子许拜庭。后世又称黄氏为黄太夫人,许必传说,许家后来因何能够兴盛,与这位黄太夫人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。

(一)修身齐家,成就后世“七子登科”

许氏家族开基祖许永名于1772年左右从粤东澄海县迁居到广州,落籍经商,娶妻黄氏,生子许拜庭。许夫人黄氏出身官宦人家,却是一个非常有思想、有见地的女性,她的视野不仅是要子孙衣食无忧,更重要的是帮助子孙树立优秀的家族传统,在她看来,教育才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。

丈夫早逝后,黄氏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子孙的教育上。在这种注重教育,修身齐家的影响下,儿子许拜庭悉心经营盐号近20年,凭借勤奋和聪慧的经商头脑,最终跻身“广州四大盐商”之列。事业有成之后,许拜庭便在广州高第街购买屋宇,随着家业逐渐兴旺,许氏子孙在此聚居,世称“许地”。

清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是许氏家族崛起的重要转折时间。随着家庭富足,黄氏不惜重金聘请名师,严苛治理家学。就在这一年,许拜庭之子许祥光在中举12年之后,成为许氏家族第一位进士,并被朝廷授予高官。后来,许祥光的十子之中,又出现了许应锵、许应銮、许应锴等七兄弟中举的盛况。

(二)书香门第,族中子弟免费教育

在黄太夫人70多岁过世时,家族中已是“七子登科”“五代同堂”,许氏家族也从一个富甲一方的商业家族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。

许氏后人,目前已经66岁的许必传告诉记者,家族中很多好家风,都是黄太夫人立下的——“我们家族100多年来一直实行族中子弟的免费教育,读书的钱都由家族出,每个孩子都可以去领学费。以前,孩子们每天都要诵读《朱子家训》,这个免费教育,直到1957年以后才停止,我还领过1年学费呢。”

至今,在许氏家庙——拜庭许大夫祠堂内,依然悬挂着一幅有关许氏家训的对联——“田尔田,宅而宅,念先人创业艰难,冀汝子孙克勤克俭,永垂不朽;亲其亲,长其长,愿汝辈居家和睦,毋忘乃祖厥功厥德,勿堕家声。”

(三)代代传承,家风早已融入血肉里

两百多年过去,如今的广州许氏家族已繁衍到十余代。许氏后人大多已迁往京、沪、江浙、香港及海外定居。66岁许必传如今仍住在太爷祖许应鑅的故居,家中珍藏着许应鑅手书的家训——俭可养廉,勤能补拙,谦乃受益,公则生明。许必传告诉记者,近年来,他不断整理家族史料,除了家庙中的家训,在许氏22个宅地内,同样也有自己独立的家训。

“父亲经常教导我说,传承、发扬许氏家族文化是许氏后人的使命。”许必传说,如今,他忙于整理许氏家族的资料,正式为了留给世界一份宝贵的许氏“档案”。

“许氏族人勤奋、务实、正直、低调。当更多的许氏家风、家训文字史料被找回时,我们惊奇地发现,这么多年来,我们所遵从和践行的正是许氏家风。”许必传说,通过先辈的言传身教,许氏家风已经融在后人的血肉里。


icp备案号:
pg电子麻将胡了单机版 copyright@2014 by masson group co.ltd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地图